在省政協會議的多個小組討論會場,筆者常常聽到這樣的發(fā)言。有的委員動情地說:“這應該是我做政協委員最后一年了,十分舍不得政協這個大家庭,這個能暢所欲言的地方?!庇械膭t滿懷信心:“下一屆我還要爭取做政協委員,通過調研、提案,推動社會發(fā)展點滴的進步。”
的確,對于政協委員們來說,今年顯得有些“特殊”,省政協將進行換屆工作。進、退、留、轉,是每一名政協委員遲早面臨的問題,面對種種變化,尤其需要良好的心態(tài)。
政協不是權力機構,但可發(fā)揮參政議政、民主監(jiān)督的作用;政協不是決策機構,但可以通過建言獻策、反映社情民意,使決策更加民主科學。對于即將離任的政協委員來說,幾年的委員經歷無疑是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,今后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,依然可以廣泛聯系群眾、團結各界人士。而對于留任的政協委員來說,經驗更多了,責任也更重了,到基層去發(fā)現問題、找尋答案,正是一條需要持之以恒的陽光之路。
“最后一年,再努把力?!币晃徽f委員作此表態(tài)后,拿出了三個沉甸甸的提案,基本上與民生相關,許多直接來自調查研究、所見所聞。我們需要更多這樣的政協委員——以人民的事業(yè)為重,以個人名利得失為輕,少一點對“小我”的自我設計,多一些履職盡責的勇氣擔當。
責任編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