閉幕式現(xiàn)場
夜朦朧,秋風起。最美是團圓,最難訴別離。
10月26日晚,備受全球客家鄉(xiāng)親矚目的世界客屬第33屆懇親大會圓滿落幕。
踏上隋唐洛陽城天街,穿越定鼎門的巍峨城樓,在古今輝映的古都故土,歷史的長河歸于一瞬。每一位遠道而來歸鄉(xiāng)團圓,又即將奔赴遠方的客家鄉(xiāng)親心中的萬千思緒,匯成一句“回家的感覺,真好!”
1700多年前,客家先民從洛陽“衣冠南渡”,播衍四方、走向世界。1700多年來,客家人、家鄉(xiāng)人雖相隔千萬里,依然血脈緊相連。今天,以世界客屬第33屆懇親大會為契機,全球客家鄉(xiāng)親重返家鄉(xiāng)、盡情歡聚。
在外是客,回來是家。從應(yīng)天門開城相迎,到定鼎門依依惜別,話桑梓、敘鄉(xiāng)情,尋根拜祖、共謀未來,3天太短又足以刻骨銘心。
故土原鄉(xiāng)、河洛情長。一次洛陽行,一生祖根情。
行“浸”天街 客親同行
繽紛燈火點亮天街,樂舞同行喜迎客親。
26日晚,夜幕下的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華彩綻放。來自全球的客屬鄉(xiāng)親踏上天街,在沉浸感十足的行進式表演中,來了一場古今穿越。
此次閉幕式打破傳統(tǒng)單一的舞臺形式和觀演關(guān)系,在通往主舞臺的天街兩側(cè),設(shè)置6個分舞臺,將極具河洛韻味和故土鄉(xiāng)愁的歌曲、舞蹈、戲曲等演藝節(jié)目串聯(lián)起來。
來自各地的客親步入天街后,邊走邊看,滿是驚喜,既有新鮮感,又有參與度。大家在熱鬧歡快、輕松自在的沉浸式場景中,感受家鄉(xiāng)人民的深情厚誼。
《書說洛陽》唱出古都洛陽獨有情懷,《攀花之儀》再現(xiàn)洛陽東方美學,《時尚街舞》展示洛陽青春時尚,《錦繡梨園》展現(xiàn)河洛文化底蘊……觀眾中,不時響起陣陣掌聲、歡呼聲,大家深刻感受著洛陽的城市文化魅力。
“我是客家人,十分感謝洛陽市民對我們客家鄉(xiāng)親的盛情款待?!痹诩で樗纳涞慕治栉枧_前,一位來自廣東的客家人跟著節(jié)拍即興舞動起來,回到家的松弛感表現(xiàn)得淋漓盡致?!奥尻柸嗣穹浅嵝模覀冞€會再來的?!币晃粊淼铰尻柧拖矚g上漢服的客家人,充滿了對下一次來洛陽的期待。
客屬鄉(xiāng)親與河洛文化的近距離交流和互動,讓更多的客家人真切地感受到,天下客家、根在河洛,同根同源、血脈相連。
姓氏樹下 根脈綿延
在閉幕式主舞臺上,一株掛滿客家姓氏的姓氏樹貫穿整臺演出,這背后是客家游子“根在河洛”的千年往事。
在《千年客家情》情景演繹中,年邁的爺爺向?qū)O女講述著賡續(xù)族譜的故事——在馬來西亞檳城的黃氏祠堂里,延續(xù)了400年的族譜,記錄著黃氏一脈不斷遷徙的歷程。多少次艱難遷徙,多少次重建家園,即便在炮火連天的歲月,黃氏祖先也要守護族譜的周全,皆因族譜記錄著每位先祖的名字。
如今,祖孫倆回到洛陽。這份漂泊了400年的族譜,終于和洛陽的黃氏祖先族譜合在一起。這跨越1700多年的團圓,是那樣動人心弦。年幼的孫女第一次清晰地感知到“根在河洛”的血脈淵源。
河南堂、洛陽堂、潁川堂……一堂之號,魂之所棲??图颐啃毡赜刑锰枺芏嘣从诳ぬ?、地望,而其中多半位居中原。這些堂號的背后,是客家人縱使飄零萬里仍不忘中原故鄉(xiāng)的心之所系、魂之所系。
除了不忘來處的堂號,客家人的鄉(xiāng)愁,還藏在祖輩相傳的童謠《月光光》里,藏在刻于祖屋梁架、畫在阿媽繡帕、繡在阿姐出嫁龍鳳褂上的牡丹花里……從“衣冠南渡”到尋根思源,續(xù)家譜、唱童謠,牡丹傳情、播撒四方。
洛陽是家,是客家人心中永遠的牽掛。
文化認同 心靈歸宿
煌煌祖宗業(yè),永懷河洛間。文化自信,是更基礎(chǔ)、更廣泛、更深厚的自信?!案诤勇濉敝猿蔀榭图胰说墓沧R,就在于我們守護著文化認同的精神家園。
遺址為背景,天街作舞臺,隋唐洛陽城中軸線上映照著盛唐氣象。當客家人步入天街,迎賓禮儀著漢服、持宮燈,以禮相迎。回眸盛唐,無數(shù)文人墨客也都曾游歷生活在這壯闊的天街里坊。
“擇天下之中而立國,擇國之中而立宮?!痹谛羞M式觀演中,《中軸之光》講述著洛陽“天下之中”的淵源與榮光。特別是在實地考察夏都二里頭、漢魏洛陽故城、隋唐洛陽城之后,每一位客家人心中都升騰著歷史自信和文化自信。
歸鄉(xiāng)的心境中,有深沉的文化認同,也飽含著濃厚的浪漫主義?!棒嫒趔@鴻,婉若游龍?!薄端侣迳瘛肪鸵詷O具東方古典美學的舞姿,詮釋了一段跨越千年的浪漫故事。
從歷史走向未來,從多元凝聚為一體,天下客家一家親。正如著名客家歌唱組合“客家三寶”深情演唱的《Hakka客家》,“天下客家,天下為家,有日頭個地方就有客家人;Hakka客家情系中華,五湖四海心連心,世代客家人……”文化流淌在血液里,成為維系河洛兒女與客家鄉(xiāng)親最深厚的精神紐帶。
“不管走多遠,只要回到洛陽這片土地,‘葉’與‘根’的情誼都無以言表?!薄皝砟?月,我們還要再回家,看親人、看牡丹!”……在故土的每一天,客家鄉(xiāng)親都能在文化認同中找到心靈的歸宿。
重新出發(fā) 共赴未來
露從今夜白,月是故鄉(xiāng)明。
26日晚,隨著第33屆世客會落幕,定鼎門徐徐開啟,天街小雨淅瀝,離愁涌上心頭。來自海內(nèi)外的客親在禮官引領(lǐng)下,起身離席,踏上舞臺通道,從定鼎門出城。舞臺兩側(cè),洛陽親友禮送嘉賓。大家依依不舍,揮手惜別,思緒萬千。
3天前,在隋唐洛陽城應(yīng)天門,洛陽用一場精彩的“入城儀式”迎接賓朋。跟隨客親的腳步,世客會火炬穿越城門,在主舞臺上點燃了客家回家的熱情。
3天來,海內(nèi)外3500余名客親在家鄉(xiāng)親身感受父老鄉(xiāng)親的熱情與新時代洛陽的嶄新氣象,增進了對河洛故土的情感認同,留下了美好的回憶。
而今,在隋唐洛陽城定鼎門,洛陽真情送別即將遠行的客家鄉(xiāng)親,共赴美好明天。
從應(yīng)天門到定鼎門,從入城回家到出城離別,穿越千年古都,定格家國深情。
聚是一團火,散作滿天星。一場世客會,見證了一段濃縮的歷史,銘刻下客家精神的傳承,書寫出一段“客家回家,重聚共榮”的佳話。
今天,承載著洛陽鄉(xiāng)親的殷殷期盼,天南地北的客家人再次出發(fā),不管走多遠、在哪里,心中都有一團赤誠之火,都時刻牽掛家鄉(xiāng)父老、關(guān)注支持家鄉(xiāng)發(fā)展。
客家鄉(xiāng)親,?;丶铱纯矗?/p>
洛報融媒記者 白云飛 李東慧 李迎博 李礪瑾/文 張怡熙 魯博 張光輝/圖
責任編輯:魏蔚